English

中国广告为何一再兵败嘎纳?

1998-05-1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孙艳梅 周舍鱼文

1996年7月,中国第一次参加广告“奥运会”:嘎纳国际广告节。170人的庞大代表团,携带69件参赛作品。可是,当广告节上播映我们的参赛作品时,向来习惯于用掌声或嘘声表明对作品看法的观众竟选择了另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沉默。在这种场合,沉默也就是拒绝评判或是弃权。

最终,我们的69件作品,全军覆没,令代表团尴尬无比。

经过一年的努力,1997年,我们再次挺进第44届嘎纳国际广告节,并选送了44件参赛作品。然而,我们再次被剃了个光头。

两次兵败嘎纳,使我们不得不在深里找自己的原因。

中国广告业经历了15年的发展,经营单位已由1981年的2200家发展到1997年29010家,广告营业额由1981年的1.8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462亿元。但由于很多从业人员素质的局限,加上不成规模,给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创作能力是广告公司的命脉,然而近些年,很多媒介为了争取客户,给广告公司很高的广告代理费。而广告公司为了拉客户,就采用给企业回扣的方式,创作能力往往成为次要的标准。

广告公司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服务。可是许多广告公司所强化的是“人际服务”功能而弱化了“专业服务”功能。与某企业广告主管或某媒介领导的个人关系往往成为维系广告公司生存的生命线。

《泰坦尼克号》让我们看到商家都在不失时机地“登船造势”。但“泰”片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它奥斯卡11项金奖光彩照人。从“泰”片现象引伸到中国企业花巨资请大牌明星做广告,企业花在名星身上的钱要大大超过在创意上的投入,造成广告本身没有魅力。还有一类产品认知度差的企业,往往会制造一些具有新闻炒作效应的广告行为,比如标王,花上亿元争一个5秒标版,实在不是明智的想法。

眼下,1998年的第45届嘎纳国际广告节又在向我们招手,难道我们的广告人不该及早地思考思考吗?(《中国企业报》98.5.8孙艳梅 周舍鱼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